2022年04月12日
第03版:03

不同寻常的“补子”

张缙朝服上面的“补子”。

沧州博物馆历史文化展厅中,陈列着唯一一件丝质文物,即张缙朝服,1967年出土于沧州大运河畔张家坟村张缙墓。由于朝服年代久远有待修复,因此并没有完全打开,而是叠成方形靠垫状,只能看到上面的“补子”。

“补子”简称“补”,亦可称“胸背”“官补”,是明清时期在官服胸前或后背织缀的一块圆形或方形织物。从文献记载来看,早在周代已有朝服,但官服“补子”的根源要追溯到唐代武则天统治时期,《旧唐书·舆服志》有武则天以袍纹定品级的记载,纹饰按唐代服装款式绣于胸背或肩袖部位,不同纹样的织锦赐给不同等级的大臣,叫“袄子锦”。元代时期前胸后背处织有方形装饰图案的服饰,在考古中亦有发现。

真正代表官位的补服定型于明代,明代官服的最大特点就是“补子”。朱元璋登基之后的第二年颁布诏书,朝堂上文武百官的服饰,从袍服、帽子、配饰上都要体现出品级差异。为了让品级标志更加明显,在袍服的前胸和后背处特意加上“补子”,用金线加五彩丝线刺绣而成,有“补子”的袍服被称为“补服”。这样一来,一看见“补子”就能知道对方的品级。到了洪武二十六年,对“补子”的图案有了更明确规定。至此,明代官员无论文武职务,无论官职大小,都有了补服。

“补子”的图案可以分为三大类:第一类是皇亲国戚、公侯伯子爵,使用的“补子”图案是传说中的瑞兽麒麟和白泽,用这样“补子”图案也是为了显示权贵们高人一等的身份地位;第二类补服图案是飞禽,用于文官的袍服上,从一品到九品文官“补子”图案分别为仙鹤、锦鸡、孔雀、云雁、白鹇、鹭鸶、鸂鶒、黄鹂和鹌鹑;第三类补服图案是猛兽,用于武将的袍服上,从一品到九品划分得没有文官那么分明。一品和二品武将都用狮子,三品四品是虎豹,五品是熊罴,六品七品是彪,八品是犀牛,九品是海马。清代继续沿用明代“补子”,图案内容大体一致,各品级略有区别。

然而,沧州博物馆这件朝服上的“补子”看上去不包括在上述图案中。原来,在中国古代除文职武将,还有一种官职叫风宪官,就是监察系统的官员,包括御史台或都察院的御史大夫、御史中丞、侍御史、殿中侍御史、佥都御史、巡按御史、监察御史、监察御史里行等都属于风宪官,相当于现在的检察院和纪委。风宪官官印或官服“补子”图腾是传说中的一种独角神兽“獬豸”,其与生俱来有辨别是非、公正不阿的本能,象征公正廉明。张缙朝服上面补子即为獬豸,因为张缙曾任明代都察院右佥都御史。

“补子”作为身份、等级的标志,是封建礼教制度在服饰中最典型代表之一。但有了“补子”之后,在官场之上即便是不认识的人,也能知道品级关系,方便礼仪问候。从这点看,“补子”的出现也算作服饰发展史上的一次进步。王健爽

2022-04-12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54029.html 1 不同寻常的“补子” /enpproperty--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