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个奇葩的“词汇”,清代二品官的补子是什么

  • 浏览:240
  • |
  • 更新:

二品文官的补子是锦鸡,二品武官的补子是狮子。

清代补子,清朝补服,也叫“补褂”,为无领、对襟,其长度比袍短、比褂长,前后各缀有一块补子,清朝补子比明朝略小。

是清代主要的一种官服,穿着的场所和时间也较多。凡补服都为石青色。方形补子是区分官职品级的主要标志。有圆形补子及方形补子。圆形补子为皇亲贵族所用,方形补子为文武官员所用。文官绣飞禽,武官绣猛兽。

扩展资料:

据说补子的源头可以追溯至武则天时。《旧唐书 舆服志》:延载元年五月,则天内出绯、紫单罗铭襟、背衫,赐文武三品以上:左右监门卫将军等饰以对狮子,左右卫饰以对麒麟,左右武威卫饰以对虎,左右豹韬卫饰以对豹,左右鹰扬卫饰以对鹰。

左右玉钤卫饰以对鹘,左右金吾卫饰以对豸,诸王饰以盘石及鹿,宰相饰以凤池,尚书饰以对雁。

但实际上仅知那时开始有以在服饰上装饰动物表示一定的等级、职务,其与明、清的补子存在者怎样的关系、或是否有关系尚需材料进一步证明。

明代的补子为双禽,一般用织造和刺绣两类方法制成,但在织造方法中主要又分两种,一是缂丝,另一是织金或妆花。织金和妆花一般是将补子部分与地部同时织出。缂丝和刺绣一般是先另外缂成或绣成补子形式,再缝缀于服装上。

装饰有补子的官服称为“补服”。明朝的补子前后图案一致,而清朝的补子分前后两半。明朝的补子一般在40厘米见方左右,清代则一般在30厘米左右。

在明清两代,受过诰封的命妇(一般为官吏的母亲及妻子)也备有补服。她们所用的补子纹样以其丈夫或儿子的官品为准。女补的尺寸比男补要小。凡武职官员的妻、母,则不用兽纹补,也和文官家属一样,用禽纹补,意思是女子以闲雅为美,不必尚武。

明代的补子为清代继续沿用,图案内容大体一致,各品级略有区别,通常是:一品鹤,二品锦鸡、三品孔雀,四品雁,五品白鹇,六品鹭鸶,七品鸂鶒,八品鹌鹑,九品练雀;武官:一品麒麟,二品狮,三品豹,四品虎,五品熊,六品彪,七品、八品犀牛,九品海马。

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—清代文二品补子

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—补子

经验内容仅供参考,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(尤其法律、医学等领域),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。
展开阅读全部